9.20.2007

成本管理 vs. 業果管理

已經不是第一次,外賣飲料的小弟多送了幾杯。

稚嫩的臉龐冒著點點的鬍渣,搔搔頭:「沒關係,多送就算了,反正老闆不知道。」

可是他不會知道,每次的多送幾杯,也讓台灣的這些小本頭家們,起起落落。
大企業每年都在喊:cost down,還要符合「333」的原則。

小本經營,難道不需要嗎?

但這件事,卻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名詞:「業果管理」。

以前在佛教團體做志工的時候,一紙一縷,都戰戰兢兢。尤其「公器私用」,更是嚴格禁止。比較起來,那時的心細緻多了;念頭也清明多了。
可是現在的我對於「業果管理」,有了另一層認識。

「成本管理」講求的不過是一條基本公式的極大化:「效益=產出-投入」。業果不也是如此嗎?種因(投入)、得果(產出),究竟是苦是樂(正效益或負效益),都要看自己當下的心。

原來,佛菩薩是最聰明的經濟學家,照祂的方法,「333」的目標應該可以一直達到吧。

※附註:鴻海集團每年的部門目標為「333」原則:利潤成長3倍、成本降低30%、流程簡化30%。

沒有留言: